為進一步促進青海省鮭鱒魚網箱養殖健康持續發展,建立責任漁業許可制度,青海省農牧廳今年下發了《關于促進我省鮭鱒魚網箱養殖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(下稱《意見》),以引導鮭鱒魚網箱養殖產業健康發展。
《意見》從水庫養殖容量、養殖場建設、審批管理、養殖技術標準、飼料和用藥投入、產品質量追溯等13個方面提出了42條“行規”,從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出發超前謀劃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在全省首先出臺了《循化縣水產養殖管理暫行辦法》,實行養殖場審批制度和發放養殖證管理制度,并對新建水產養殖項目通過環保部門審核,開展環境影響評價,為統一規劃和規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。同時,為沿黃其他漁區水產養殖管理提供了借鑒。
“《意見》調動了廣大漁業科技人員投身漁業推廣的積極性。在漁業科技人員的指導下,一個月來,HDPE圓形網箱在沿黃8個水產養殖場安裝完畢,標準化網箱養殖成為發展現代漁業的必然趨勢?!闭f起近期結束的重點工作,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站長申志新樂此不疲。記者了解到,此次建成的深水標準化網箱面積達11892平方米,其中兩個網箱周長分別為80米、網深11米,是我國內陸養殖水域在高原落戶的最大網箱,每口箱理論可養殖虹鱒魚30噸,產值可達150萬元。標準化網箱的建設,為青海省鮭鱒魚養殖走向高效、環保、健康、可持續發展之路奠定了基礎。
|